首頁 > 新聞 > 《28年後》續集預告:波伊爾加碼打造更龐大的恐怖世界

《28年後》續集預告:波伊爾加碼打造更龐大的恐怖世界

作者:Kristen 更新日期:Nov 12,2025

儘管丹尼·鮑伊開創性的末世驚悚片《28天毀滅倒數》震撼觀眾僅過了23年,影迷們卻已迫不及待地期待續集《28年後》的到來。即便鮑伊和編劇艾力克斯·嘉蘭將時間線縮短了五年,誰又會在意呢?

新作保留了當年以狂奔「感染者」和粗獷數位美學震撼殭屍迷的獨特視覺風格,同時引入更宏大的電影格局,突破前作獨立製片的根基。在觀賞影片前30分鐘後,我們與鮑伊聊了聊重探「狂怒病毒」爆發的世界觀。

更遼闊的恐懼畫布

「我們選擇了極致寬銀幕攝影,」鮑伊告訴IGN,「這種格式強化了原作的緊張感——感染者可能從銀幕任意角落竄出,迫使觀眾全程保持警戒。」

本片在史詩格局與使前作引人共鳴的細膩角色刻畫間取得平衡,同時呈現令人膽寒的新款感染者形象。由亞倫·強森、茱蒂·康默與阿爾菲·威廉斯主演,保證既熟悉又嶄新的戰慄體驗。

從爆發到孤立

自《28天毀滅倒數》上映後,鮑伊與嘉蘭曾數度構思續集(不含2007年兩人擔任監製的《28週毀滅倒數》)。一次英國電影協會的重溫放映會確立了創作方向。

有別於全球爆發的老套劇情,他們轉向內省:「我們反思了英國脫歐與當代英國現狀,」鮑伊解釋。影片描繪與感染區大陸隔絕的島嶼社群,隱喻當代的孤立主義。

導演丹尼·鮑伊拍攝《28年後》
導演丹尼·鮑伊拍攝《28年後》。圖片來源:索尼影業

數位美學演化

前作運用數位攝影的原始質感,續集則擁抱現代技術。「我們使用最多20支iPhone集群拍攝特定橋段,」鮑伊透露,並形容這是「窮人版的子彈時間」技法。

攝影指導安東尼·達德·曼托採用通常專屬史詩片的2.76:1超寬銀幕比例,營造沉浸式驚悚感。團隊佈設8至20台攝影機的實驗裝置,開創革命性視角。

恐懼創新學

「有段運用20機攝影裝置的非凡場景,」鮑伊預告,「會將你猛烈拽進這個世界。」此技術賦予前所未有的靈活性——既能凍格攻擊瞬間,亦能以逼近生理感知的方式捕捉爭執場面。

導演暗示涉及野生Alpha感染者與異變過程的駭人影像,都因這些創新技術而更具衝擊力。

混亂中的人性刻畫

鮑伊與嘉蘭再度聯手,延續技術創新與深度角色塑造的優勢。「艾力克斯書寫體能要求極高的橋段時,始終扎根於情感層面,」鮑伊強調。

不可預測的多機拍攝使康默與強森等演員自然流露惶惑狀態,強化表演張力。

《28年後》幕後花絮
圖片來源:索尼影業

出乎意料的進化

「這並非眾人預期的續集,」鮑伊總結。在致敬原作精神的同時,《28年後》誓言從技術到主題進行大膽革新。

影片在挑戰傳統的同時,保有原作的原始力量,預示鮑伊的殭屍傳奇可能在此後數十年持續孕育新的夢魘。